
著作权归作者所有。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很多人可能在网上看到一些牛津剑桥的诡异面试问题。从个人的经历来讲,面试其实挺正常的。
最开头的时候一般都是很基础的,也很标准的问题,也就是你为什么要来剑桥大学,你为什么要学这个专业,你为什么想申请这所学院二连或者三连问。
这种问题都可以提前准备,所以就一定要去准备,不然脑子里可能第一反应是那还用问么,然后一片空白。
关于专业问题。面试的话老师并不会故意提脑筋急转弯急一样的问题来刁难你。
面试的目的就是为了测试1)你对专业的了解,2)你是如何应付自己没有接触过的知识,并且3)在老师的引导下是否能往正确的方向有逻辑的去思考。
就以化工专业为例(我后来也跟别的专业的人聊过,感觉大同小异,原理都一样)
一般跟理工相关的科目都会被问到画图题,也就是数学画图,画函数。
有基础函数也有一些复合函数。有的时候还会做一点简单的微积分。
大部分问题思考一下都是可以答出来的,并不是网上流传的变态难题。主要是在面试的时候,大部分人都非常的紧张,所以大脑一片空白。
这个时候,如果提前有一定量的练习,并且每次都按照一个思维的流程来解题的话,即使最后面试的时候有一两道没有答上来也没有关系,因为他的重点就是看你的逻辑思维。
所以说如果你的思维很清晰的话就没有太大问题,老师会指导你往正确的方向思考。
这个时候老师如果反对你的话,比如说你认为这个是对的吗,不要把它当成电视节目里故意诱导你改掉正确答案的主持人。
老师的这种反问,其实就相当于告诉你,你答得不对,并且他往往会提出来,你是不是应该思考什么什么之类的,这个时候你就往这方面思考,并且把你学过的跟这方面相关的知识,内容都可以拿出来讲解一下。
之后,一般会问一些专业相关的问题。尤其是跟你的申请文书相关的问题。
面试的时候,经常会根据你申请文书里面提到的内容,问与其大致方向相关的问题。
所以说在写文书的时候,千万不要写一些你没有做、没有学的东西,面试的时候,如果你被问到并且答不上来的话,是肯定会被拒的。
理工科特别喜欢问一些预估类的问题。
比如说,我当时就被问到一吨水大概占这个房间的多少。
问题其实很简单,但是往往如果没有提前思考过类似的问题,的确会有点措手不及,甚至有点茫然,尤其是对于吨这种单位,特别容易把它想得很大很重。其实一立方米并没有很大,也就是半张桌子那么大。
当时面试,我的面试官还调侃了一下,说之前有一个学生回答有半个房间那么大。我猜测那个学生可能被拒了。
我后来被问到的问题,虽然当时觉得自己答得不是很好,但是上大一之后,反过来想一想发现都是大一会学的基础内容。
所以说在面试之前,一定要花点时间去了解你这个专业的大一课程是学什么,如果有条件的话,最好的就是找一个在读的学姐学长,让他们跟你说一说这个专业的重点。
在上本科的时候,我就有给学弟学妹做过这方面的指导还有模拟面试,然后他们面试完反馈也是因为有准备,感觉的确没有想象中的难。